<正>圆桌上探讨了浙江如何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探索数据从资源到资产到资本的价值实现路径,打造浙江数据价值高地随着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发展,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推动数据要素逐渐从理论探讨、制度设计走向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实践。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06期 No.309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
<正>圆桌会上,浙江数字经济百人会执委、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委员厉敏以“产业数据价值化的浙江实践”为题作主旨发言2022年,浙江省率先开展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试点,印发了《浙江省推进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试点方案》,从产业数据的资源化、产品化服务化、市场化、安全化四条路径全面系统性部署改革任务,并确定了16项具体试点任务。
2024年06期 No.309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正>圆桌会上,浙江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瑜以“‘数据要素×’建设的浙江做法”为题作交流发言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现代经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促进市场主体的分工协作。数据要素最大的价值在于使用,实现对各行业、各领域的乘数效应。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报酬递增、非竞争性、低成本费用等特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024年06期 No.309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正>圆桌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吴志刚以“加快浙江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交流发言构建数据资源体系是基础性工程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是人类认知与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与途径。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产活动中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被广泛讨论,而信息的载体实质上是数据。人类进步史,从某种程度来看是一部数据处理技术的演变史。数据的真正价值在于提炼其中蕴含的知识。决策者和管理者依赖大量数据做出科学决策并采取有效行动。
2024年06期 No.309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正>圆桌会上,浙江省财政厅资产管理处副处长潘朝晖以“软件资产与数据资产”为题作主旨发言数据要素背景下软件和数据产业面临的问题中国数字经济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数据已经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其重要性日益增强。数据的产生离不开软件,因为软件是数字化的工具,数据是数字化的内容,软件和数据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软件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政企事业单位建设或研发信息化或数字化项目产生的,由于建设、使用与运营主体的分散独立,导致数据随之分散于各类相对封闭、割裂的系统中,形成各种孤岛,阻碍数据流通。
2024年06期 No.309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正>圆桌会上,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同军以“数据要素化的杭州实践”为题作主旨发言在今年的全国数据工作会议中,将数据要素工作总结为“一条主线”“三个建设”“八项工作要点”。其中,“一条主线”是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三个建设”是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八项工作要点”是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布局、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提升数据领域国际合作水平、促进数据科技创新发展、发挥试点试验的引领作用。
2024年06期 No.309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正>圆桌会上,百人会执委、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以“应用与安全并重,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演讲随着“数据20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相关政策的发布,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围绕数据资产这一“新兴资产”类型打造新质生产力,成为产业共识。国家数据局刘烈宏局长曾在公开发言中指出“制约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卡点堵点问题依然突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还需完善”。
2024年06期 No.309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
<正>圆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针对会议主题——“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打造浙江数据价值高地”作总结发言充分探讨推动数据要素流动,走通理论逻辑中国要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需参考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时期确定发展方向、依靠对象、发展区域的做法。首先,发挥数据要素价值需要借助数据、算力、大模型等,但切忌盲目陷入“百模大战”中。其次,需要对数字经济等保持热情、对创新保持百家争鸣的心态,但只有冷静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2024年06期 No.309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